首先,告別式不是以英文舉行,所以我大多都聽不懂。
在成功嶺兩個禮拜,當時就已經聽聞到隔壁新兵訓練聯隊已經多人遭受感染,此時筆者正在訓練的連隊也開始有人傳出身體不適發高燒的症狀,連我也有點不舒服了,但是接下來要懇親日了,不能讓所有新訓弟兄通通沒得放假,所以懇親日還是照樣舉行,但很明顯的,許多人都感冒了。這個時候照理說應該要轉去民間醫院或者轉去國軍醫院處理病情,但這些長官完全沒有做到這些作為。
第一個來的是士官長,他看了看不說話。下一個是輔導長,他也是學著士官長一樣。還要你爸媽打來幫你請假?你當你是誰?當軍中是你家啊?」要一個義務役班長去成功嶺醫務所找一個醫官帶著額溫槍,要當場量體溫,如果我騙他們,我接下來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幾天後,我身體康復了,但這次嚴重流感讓我說話會口吃、記憶力衰退等等之外,其他好像沒有甚麼重大後遺症。我就這樣在這個醫務所的白鐵手術台上睡了三天,這三天我可以說是徘徊在生死之間,高燒不退讓我昏迷。
過了十多分鐘之後,那個班長帶著醫官氣喘吁吁地拿著額溫槍在我額頭上面量了一下,嗶。甚至連路都走不好了,義務役班長只好把我攙扶到中山室之後,跑去詢問連上長官它一直存在社會中,只要經濟一有點閃失,德國極右派勢力,就會得到非常不理性的高度支持。
消息傳回台灣,在台灣議論紛紛,許多人不解,德國一個泱泱大國,怎對中國政府就是畢恭畢敬,不敢聲張。為了防止極右派勢力的壯大,德國政府心中最害怕的是,不能讓德國經濟走下坡。但是當德國記者特別為台灣提出要德國官方答謝的詢問時,記者的目的就是希望了解官方曖昧的態度。2008年的金融海嘯,德國因應世界局勢而被迫走出新創產業的先機,而近年來依靠中國市場賺錢,飽足的荷包讓他們延遲了新創產業減碳的研發,實為可惜。
難道中國沒有讓英、美也賺到大把的金錢嗎?為何英、美願意討伐中國,為他們的人民討公道,而德國就對中國不離不棄,實在令人無法理解。今日德國政府堅定拒談台灣,讓人看到他們官方必須唯有親中才能取得救命物資與減輕德國經濟下滑的趨勢,這也反映出他們把傾中當解藥,彰顯出德國政府對極右派勢力崛起的驚懼。
當然也因為這樣,也讓德國汽車產業滿足賺盡中國人的錢,而無能提早尋求減碳、研發電動汽車的產業,使之錯失發展新創電動汽車產業的先機。」就這樣,台灣成了德國官方說不出口的「其他國家」。一向為台灣發聲的駐德台灣官方代表謝志偉大使,在當德國媒體要訪問他的回應時,他也暫時避不作答。而德國官方的態度,在記者提問下,就像豬八戒照到了妖境,讓全世界都看到,他們就是全盤傾中而必須親中。
難言之隱 近來台灣捐贈德國一百萬個口罩,德國官方竟不說聲感謝,還臨時取消原來要舉行的公開捐贈儀式。近年來德國收容了大批難民之後,靠著主力的汽車產業在中國的市場吃香喝辣,都沒有讓經濟走下坡,反而在歐盟當中一枝獨秀地當著經濟動力火車頭。德國政府懼怕的極右派勢力 當然德國產業的巨大收入來自中國,這是背後大家都清楚的硬道理。倒是此時,德國人民應該警惕的,應是德國經濟被中國掐住脖子的力道有多重,而非僅是感不感謝台灣的問題。
這樣親中的立場,是給德國官方難看,使得一般德國人民為他們政府感到丟臉、可恥,而對台灣而言卻是毫髮無損,頂多只是感到費解。因為德國近年來經濟尚為平穩,因此近年來的大選,德國極右派勢力雖有持續增加,但也不至於成為人民的想望
2008年的金融海嘯,德國因應世界局勢而被迫走出新創產業的先機,而近年來依靠中國市場賺錢,飽足的荷包讓他們延遲了新創產業減碳的研發,實為可惜。畢竟發球的不是我們,我們無須去淌這灘渾水。
德國官方發言人也僅在被記者追問,為何說不出「台灣」時,敷衍地說了「就像我們救助其他國家一樣,我們也對其他國家對我們提供的救助感到感謝。但是當德國記者特別為台灣提出要德國官方答謝的詢問時,記者的目的就是希望了解官方曖昧的態度。它一直存在社會中,只要經濟一有點閃失,德國極右派勢力,就會得到非常不理性的高度支持。極右派的勢力,從收容難民政策開始,就四處潛藏於德國社會並虎視眈眈,成為德國主流政黨執政的心頭大恨。而德國官方的態度,在記者提問下,就像豬八戒照到了妖境,讓全世界都看到,他們就是全盤傾中而必須親中。由德國官方對台灣的政治反應來說,德國今日沒有中國市場,已經是會動搖國本與滅國的危機狀態,這點應該是德國人應保有的戒心,而非在台灣的議題上爭議。
過去納粹時代的興起,就是德國的經濟大蕭條,極右派勢力喊出救經濟、救失業,得到人民大力的支持。近年來德國收容了大批難民之後,靠著主力的汽車產業在中國的市場吃香喝辣,都沒有讓經濟走下坡,反而在歐盟當中一枝獨秀地當著經濟動力火車頭。
因為德國的極右派近期已經茁壯到成為第三勢力,如果再不注意,很有可能取代第二大黨。近來就出現有前東德的圖林根邦(Thüringen)大選,在極右派勢力的操控下,主流政黨為打擊政敵,竟公然與極右派政黨勢力合作,目的就是不讓政敵拿到執政權,引起人民公憤。
今日德國政府堅定拒談台灣,讓人看到他們官方必須唯有親中才能取得救命物資與減輕德國經濟下滑的趨勢,這也反映出他們把傾中當解藥,彰顯出德國政府對極右派勢力崛起的驚懼。為了防止極右派勢力的壯大,德國政府心中最害怕的是,不能讓德國經濟走下坡。
消息傳回台灣,在台灣議論紛紛,許多人不解,德國一個泱泱大國,怎對中國政府就是畢恭畢敬,不敢聲張。有人為德國緩頰說,他們畢竟把台灣說成是國家,我們應該感到慶幸。一向為台灣發聲的駐德台灣官方代表謝志偉大使,在當德國媒體要訪問他的回應時,他也暫時避不作答。因為德國近年來經濟尚為平穩,因此近年來的大選,德國極右派勢力雖有持續增加,但也不至於成為人民的想望。
這樣親中的立場,是給德國官方難看,使得一般德國人民為他們政府感到丟臉、可恥,而對台灣而言卻是毫髮無損,頂多只是感到費解。只是,現今世界上美國與英國都對中國隱瞞疫情,要和中國算帳,將來預將公審中國。
對外稱是為了防疫之故,所以不宜有過多的人出現。另外,中國允諾賣給德國足夠的防護物資,並容許德國檢驗驗收,這些救命的物資依賴中國,這更是不能輕忽的理由。
德國政府懼怕的極右派勢力 當然德國產業的巨大收入來自中國,這是背後大家都清楚的硬道理。」就這樣,台灣成了德國官方說不出口的「其他國家」。
倒是此時,德國人民應該警惕的,應是德國經濟被中國掐住脖子的力道有多重,而非僅是感不感謝台灣的問題。只是在全世界瘋狂肯定台灣之時,我們行有餘力捐贈口罩,出自的就是我們的良知良能,無須受贈國家的特別答禮感謝。當然也因為這樣,也讓德國汽車產業滿足賺盡中國人的錢,而無能提早尋求減碳、研發電動汽車的產業,使之錯失發展新創電動汽車產業的先機。難道中國沒有讓英、美也賺到大把的金錢嗎?為何英、美願意討伐中國,為他們的人民討公道,而德國就對中國不離不棄,實在令人無法理解。
難言之隱 近來台灣捐贈德國一百萬個口罩,德國官方竟不說聲感謝,還臨時取消原來要舉行的公開捐贈儀式雖然這是一種大國支配下的「扈從」關係。
面對北京刻意隱匿,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延遲發布緊急事態,西方民主國家正展開一場輿論戰與法律戰,不僅追究中國的政治責任,同時也尋求鉅額的經濟賠償。此外,中共也有意成為第三世界的領導者,除了「北京共識」本身倡議「經濟現代化與政治民主化相互脫鉤論」對這些國家獨裁者具有吸引力。
只是這一次是以西方自由主義現代化模式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論戰,表現形式則是「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的政經模式及其內容。新現實主義雖然認為國際關係的本質是無政府的衝突狀態,然而在大國所主導的「結構」下,由於物質性的威脅利誘條件足以讓小國進行理性抉擇,只要多數國家願意成為「體系的接受者」或不成為「意圖改變現狀」的修正主義國家,那麼國際政治則可維持某種「相對穩定」的狀態。